娇飞 发表于 昨天 05:29

不断驱赶人才的武汉

不断驱赶人才的武汉
  
  
  
  作者:王方
  
  
  
  
  
  关键词: 人才外流 驱赶人才 经济发展 以人为本
  
  
  
  武汉地处华中,是华中重镇,是华中最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武汉同时又是九省通衢,千湖之省的省会,长江和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汇聚于此,以毛泽东之词为证:“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穿南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来形容武汉的优越地理位置和环境再恰当不过了。
  
  光这些光鲜的句子和形容词足以让武汉人感到骄傲和难以忘怀,甚至是陶醉......
  
  然而在面对创造历史的“人才”现实是令人感到忧虑的。
  
  
  
  
  
  一、为什么武汉人才外流成了全国人才流向的风向标???
  
  
  
  用“行云的武汉,流水的三镇”来形容武汉的人才流动是最恰当不过的。下面用几则新闻片段来证明,此非危言耸听。
  
  虽然,以前我们看到许多有关武汉大批高级人才“东南飞”的报道,但那可能显现的是一种表层现象。而现在,一份2004年1月15日出版的《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又一次把我们关注武汉人才外流的情绪点燃了。在本期报纸31版张烈撰写的《2004年就业市场将“厚积薄发”》一文中明确指出:“上海,42378席;广州,15680席;深圳,10387席,这是2003年11月无忧指数显示的这三个地区的有效职位数,在人才版图上,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再次击败了以穗深为核心的珠三角,成为了全国的“重心”。 据《武汉晨报》报道,1990年代,湖北地区高校毕业生及社会在职人员纷纷南下到广东、深圳、珠海等地;进入21世纪,这一人才流向又呈现出新的态势,流向江浙一带的湖北高校毕业生及社会人员越来越多。据专家估计,自1998年以来在鄂高校毕业生及社会在职人员飞向江浙的至少有20万人。而武汉高校对2003届毕业生的初步统计显示,前往江浙发展的大学生在30%左右,远高于广东的12%。从“纷纷南下”到“竞向东进”,推动这一人才流向转变的力量究竟是什么?......”①
  
  无独有偶,在搜索新闻时发现:广州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信息时报》早在2004年1月9日C14版的发表的《珠三角正在被抛弃?》一文中谈到珠三角对人才的吸引力是否不敌长三角的问题时也拿武汉来当谈资:“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可以说是一个反映内地人才流动的“风向标”。2000年,对于一直都将武汉当作最重要的“人才库”的广东来说,则是一个在不经意间被人们忽视了的转折点。“改革开放25年来,武汉地区高校向广东输送了很多人才。”武汉大学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主任邓勇骄傲的语气之间,略微还夹杂着一丝愤愤不平的意味。珠三角作为内地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20多年来一直都是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最重要的流向地。 但这种情况,在2000年前后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从2002年开始,前往长三角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数量,第一次超过了多年来一直‘一枝独秀’的珠三角地区”。湖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叶汉林告诉记者。事实上,自1999年以来,该校前往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一直都呈“跳跃式的急速增长”。据他介绍,在该校赴外省就业的毕业生里,选择上海、苏州、杭州、宁波和温州等华东地区城市的毕业生,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已经超过40%的比例,而前往珠三角就业的目前仅有20%左右。” ”②
  
  为什么武汉人才外流成了全国人才流向的风向标?这在国内已是公开的常识。据湖北毕业生就业网上这样介绍湖北人才的:“湖北省地处华中腹地,历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集人才、知识和科技优势为一体的教育大省。现有普通高校76所及研究生培养单位41家,其中教育部及中央部委直属高校8所,毕业生数量及办学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04年全省共有高校毕业生15.5万人。”是人才大省,同样也是人才流动大省,这个从上面的新闻中可以看到。
  
  人才大批大批地向这些地区靠拢,从这些地区厂房、高楼林立的状态中,从春运时如潮水般的南下的人流,就可以看到人才流向。
  
  
  
  
  
  
  
   二、武汉:谁在驱赶人才?
  
  
  
  为什么要离开湖北、为什么要离开武汉?作为一个身在异乡的湖北人、武汉人,心情是难以平静的。这难道可以用一句:湖北太穷了,武汉经济太弱了来轻轻带过吗?责任可以仅仅以湖北的现状来敷衍吗? 假如身在异乡的湖北、武汉人向别人解释一次无所谓,解释一年也可以,但解释五年、十年,那就成问题了!面对着经济强劲增长的长三角和珠三角这是极其软弱的无力。
  
  以上两条新闻都说明了什么?让我们来看看这里面的潜台词是什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指明了武汉是中国的人才最重要的基地;武汉是中国教育第三大城市,大学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武汉的人才流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服务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武汉的人才应该流动,而且是没有理由不流动;武汉的经济发展根本不能得与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城市一比(至少是现在,甚至是上十年);武汉的人才流动量大,是因为武汉的经济发展根本需要不了这么多人才;武汉根本留不住人才;外地各大企业都在纷纷进入大学争抢武汉高校人才......
  
  武汉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理应服务当地经济,然而人才却大量流失到其它地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经济学上是这样解释的:“人力资本同样是一种资本,人力资本的拥有者--人才在使用这种资本的时候同样会遵循资本投资的一般规律。从投资理论角度看,人力资本的流动,取决于人力资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对吸引力和投资者的财富总量。进一步看,人力资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对吸引力则主要由国内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程度所决定。这就是说,所谓人力资本外逃,或者说人才流失,就是人力资本的持有者--人才将人力资本转移到外地区寻求更高收益的行为,而这种决策遵循的是一定财富总量约束下的风险与收益之间的权衡。”③
  
  我们在此不妨在现实中来梳理一番。
  
  其一:最明显的是:武汉人才过剩。因为只有当人才数比企业需求人数多了,人才才会流走,这是武汉人才流失的最为客观的原因;
  
  其二:武汉各大国企业、以及湖北众多国有企业,用人机制存在严重问题:不是任人唯亲,就是要给他们“送红包,行大礼”,(当然也有公开选聘,但机会是微乎其微),这样绕过十八道弯后,还要静观形势,可见一个人就业是如此地复杂!当然这和湖北的国企改革缓慢有很大关系,虽然国企在近几年较疲软,但是在湖北、在武汉,他们又人为地架起了第二道防止新人才流入的钢铁长城。最明显的例子则是:国企大都在企业内部开办有各类中专、技校、子弟学校和职业大学等,在很长的时期内形成了国企人才亲情繁殖,老子退休,儿子接班等等。这对许多没有关系和来自农村没钱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要面对无情地拒绝。是为武汉人才流失的主观原因;
  
  其三:湖北、武汉的国有企业改革缓慢,机制不灵活,经营不善,从而导致众多人才不能等闲视之,从而下海的下海,南下的南下。近几年湖北加大国企改革,又引起大批人才下岗,下岗了到哪里去?武汉民营企业又不多,他们不能去,他们只有下海做生意,或又加入到南下的“淘金潮”中;
  
  其四: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经济飞速发展与武汉经济发展形成强烈的比较效应。俗话云:“人往高处走”。武汉大量人才自然很自愿地流失到经济高速民发展地区。
  
  其五:东南沿海在国家给定的优惠政策中,吸引大批的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他们自然需要大批人才来实现生产和实现赢利。他们会不惜重金亲自来高校校园内或让人才中介机构来大量物色人才。武汉自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站;
  
  其六:湖北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总数在15万人左右,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除了一小
  
  部分留在本地外,其余绝大部分都会在全国经济发达区寻找就业出口;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了各武汉各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甚至成了各大学之间的竞争标淮,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成大学招生时的重要承诺。这个承诺如何实现?这就是:武汉的众多大学已与东南沿海的企业达成了默契,形成了一条人才输送通道,这样,大学毕业生可每顺利地到沿海地区就业。
  
  其七:国家政策在大量倾斜东南沿海地区,促进大量外资进驻,这样就形成巨大的人力资本市场。而中部武汉正是人才高地,再加上武汉开放较东南沿海晚,人力资本市场要远小于东南沿海,人才本省内流动亦是非常低的。
  
  八、据湖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透露:“从2002年开始,我省每年都在寒假后的第2周开展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月活动。活动期间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科及学历层次不同的各种供需见面会,在短时间内,集中全省毕业生资源,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此项活动从开始起就深受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2004年我们将在2月份继续开展供需见面月活动,热忱欢迎各用人单位来湖北招贤纳才,我们将为您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从这可以看到,武汉每年都在热情地向全国推荐大学毕业生,每年的人才都是以十几万为单位“声势浩大”地流动,从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湖北、武汉大学生、人才就业之难,也可以看到武汉人才现在正被有关部门热情地驱赶。
  
  当然,武汉人才流失的原因还有许多,在此,我们只是用上面的分析来证实际武汉的人才如何流失和流失如何严重的。
  
  从以上,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武汉人才的流失是被驱赶走的,这里又分为“不积极的驱赶”和“积极的驱赶”。“不积极的驱赶”是指在整个湖北、武汉社会、经济宏观环境和就业环境悲观的情况下,人才根式本就没想到要在武汉就业,而是主动、积极地离开武汉;“积极的驱赶”是指:武汉不重视人才:是人才不用、不招新人才;用人机制死板:论资排辈、压制人才、无激励措施;用人不唯才,不唯市场,而唯“关系”等等原因而被单位逼迫出局、被驱赶。
  
  从“积极的驱赶”和“不积极的驱赶”的分析中,表面上看是:“不积极的驱赶”是武汉趋赶人才的最大原因。也就是说:湖北、武汉社会、经济宏观环境和就业环境不乐观是导致人才流失的最重要原因。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积极的驱赶”正是构成“不积极的驱赶”的重要元素。也就是说:武汉在一、二十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不积极的驱赶”人才的趋势,那人才到最后想留也留不住了。
  
  
  
  
  
  
  
  三、武汉:人才外流何以兴市?
  
  
  
  曾有一些大学教授这样戏侃中国人才的流动现状:北大、清华是为美国培养的,武大、华中大是为全国培养的。戏侃归戏侃,但这也透露出他们对人才流失的隐忧,此言也不虚。据《深圳商报》报道:20多年来我国共有近60万各类专业人才出国学习,只有15万多人回到内地工作,其中尚未涉及回来后“跳槽”到国外工作的人员。2001年,美国移民局发放了20万个用于招聘科技人员的签证,其中我国占10%;德国政府实施“绿卡计划”,将揽入15万个专业人才,中国是其首要目标之一。而作为中国的腹地,中国地理位置的“中心”武汉呢?其在国内各省之中人才流动状况应和中国之于世界,有相似之处。中国20多年来有1/4的留学生流失海外,而武汉呢?不要说20年,就照以上数据说:“1998年以来在鄂高校毕业生及社会在职人员飞向江浙的至少有20万人”,那照此说流失在珠三角的肯定会超过25万人,甚至会达到30万以上。就武汉大学数据显示:1999年以来,该校毕业生大约有60%流向珠三角和长三角。记住:这还不算武汉人才流向其它地区的人数。这也就是说:武汉每年培养的大学生大都是向全国各地流失了。
  
  武汉人才流失与武汉发展经济是一个悖论。武汉人有很大的雄心,又是建光谷,但是没有人才怎么办,甚至更严重的是没有人如何办??可以说:没有人,什么都是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没有人,就不可能有资产,资产是不可能凭空存在的。武汉留不住人才,就不可能形成资本,自然就发展不了经济,发展不了经济,也就吸引不了人才留下,如此以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湖北现在创造财富的企业状况如何呢?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统计的数据,湖北的企业总数为17万个,这其中还包括了武汉的11万个,实际上湖北省城以外的企业总数只有6万多。
  
  在2003年的中国民营经济东湖论坛上,武汉市政府散发的一份材料显示: 目前武汉市共有民营企业4.34万户。而据年广东省2004年3月18日出版的《民营经济报》的《民营中国:广东2004》专题中广东省统计局透露:2003年4季度数据统计表明:广东省现已有民营企业有:22.49290万个,从业人员达1086.83万人。这里要算上国有业和其它类型的企业,那企业总数字将更为庞大。
  
   而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浙江省则拥有30多万家民营企业的经济大省,据统计:2002年,浙江省个私经济实现增加值3660亿元,占全省GDP的47.7%。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户数等五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如此看来,广东、浙江如此庞大的民营企业数量,当然会容得下大量的人才来创业。回头看武汉呢?国有企业不很景气不说,反而民营企业发展亦是非常缓慢。如果要说广东省的经济腾飞是由于领受改革开放的国家优惠政策,那么浙江省则是民间经济活跃的代表。前者给人印象是由于优惠政策的原因吸引人才流入,而浙江省则是重视民间力量,发挥民众自由创造力而吸引人才。
  
  可以说武汉在这两点都不甚靠边。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人才问题。武汉经济发展最为可能的民间力量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把人的力量给漠视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最新发布的200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在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武汉已被远远挤出前10名,而居于前10位的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天津、宁波、南京、温州。在本次研究中,综合竞争力指标由人才本体竞争力、企业本体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商务环境竞争力4大类指标综合而成。
  
  在四大大类指标综合竞争力中,武汉只有在商务环境竞争力中位列于前10名之中,商务环境竞争力中武汉主要是靠一些基础要素决定的,比如人才要素指数排名、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上等等。从这里可以看出武汉现在仍旧是在吃老本。
  
  在该报告承认武汉人才要素指数排名在前5名的基础上,再看看就在于业指数位居后十名之列,就可看出其间发生的人才断裂问题。尤其是在人才本体竞争力的分析上,武汉亦被挤出前10名。其人才本体竞争力指标由健康水平指数、知识水平指数、技术水平指数、能力水平指数、价值取向指数、创业精神指数、创新意识指数、交往操守指数8个指标综合而成 ④。这些都在或多或少地在判断武汉的人才存在严重问题。武汉人力资源空洞化已成为现实。
  
  那么,最后,我们不禁要反问:武汉,人才外流何以兴业,没有人才何以能兴市?
  
  五、以史为鉴 以人为本
  
  
  
  我们注意到武汉财经传媒《商界名家》4月刊封面文章《陈远豪走了》报道了一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天门金田纺织公司总经理 “冤案”的主角陈远豪的事迹。文章以五个小标题展开叙述:一、政企合力催生“纺织帝国”;二、 “五毒书记”向优秀企业家下毒手; 三、为拯救金天在狱中苦苦请缨; 四、重振金天的唯一要求也无法如愿; 五、曲线救厂无望,带着遗憾远去。该文以人的视角来写事件,道出了主人翁的起起伏伏的辛酸故事,给人以深刻的思考。陈远豪的出走是无疑是耐人寻味的,湖北在这些类似的事件中能够汲取些什么呢?难道湖北就容不下陈远豪?企业家的存状态是如此恶劣吗?也许正是政府不断地“驱赶人才”,才导致众多如“陈远豪”这样的企业家出走。
  
  让我们从武汉的一些历史中来感悟一下吧。《中关村》杂志曾这样记录的:“ 汉口汉正街早在明末清初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烟草,粮食,药材等大宗商品的集散地, “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依仗它的武汉,更夸张地被当时的西方人称为 “东方的芝加哥”。
  
   1979年,它率先在中国这片红色土地上发展个体经营,成为全国小商品集散地。于是,一群胆大勇莽的低学历小老板,凭借近乎原始的扁担包袱,凭借川流不息的长江运航,成了新中国商品物流的启蒙老师。
  
   1982年,《人民日报》一篇题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帮它赢得了 “中国改革风向标”的赞誉。
  
   随着经济改革那令人吃惊的速度,进入90年代的汉正街已经不是概念上的一条街,而更像黄眉老妖手里的大口袋,每年吞吐着来自四面八方上亿吨的货物,留下了数不清的暴富者的神话。
  
   但是在上世纪末, 汉正街 “忽然”陷入了低迷:2000年,汉正街从全国十大批发市场的“老大”滑退至“老八”!等如遭当头一棒的汉正街人,回过神来看周围:曾经商贾如云,如今行人稀疏;以前一个门面年租10万抢破头,如今降至3万却无人问津;空闲的摊位一片接一片……有人惊呼“满眼尽是退潮的感觉!” ”⑤
  
   汉正街怎么了?祖宗们几百年摸索出的经验道儿,竟然行不通了?多方求教后,汉正街人终于明白:这些年积留的问题太多,堵住了自己的财路——是时候该对症下药“二次创业”了。
  
  当然,我们承认有众多原因需要等待人们去研究和分析,但在此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则是人才流失的结果;经营人才的流失,采购人群的流失。历史证明:汉正街从繁荣时期的“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到现在的“无人问津”,实在是一段不同反响的历史。这里不处乎有两个原因,一个的外部环境变了,二个是自已本身落后了。其中人所占的的位置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讲,汉正街的人正在被不知觉地被“驱赶”。
  
  首先在人流上,如深圳与海口、北海比,深圳有大量的为外资工厂企业工作的人口,而海口、北海则没有深圳这么多的人流,所以其市场规模就远比深圳小,那么在92年前后的房地产热中就说明了问题:海口和北海的房地产供应是建立在虚无的需求之上的。所以说,人流是市场需求的保证。对于这一点,有位经济学家分析过:中国人多也有好处,每年妇女生的几千万个小孩都能为中国的GDP增长提供4个左右的百分点,。照此类推,中国内陆人向东南沿海移动,每年都要向这些省份GDP增长提供几个百分点是没有问题的。在一点上武汉是可悲的。
  
  其次,更可悲的是,武汉在现代忽视了人的力量。而替而代之的是:驱赶人才外流的强大力量。这一点从温州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了武汉的驱赶的力量。温州经济主要力量是民营企业,它是一种自发的又是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秩序,现在温州的民间资本达3000亿左右。从汉正街的兴衰可以看出武汉民间力量的坠落,这表现在繁荣时期的汉正街是以小商品生产和批发为基础的市场,而如今特别的改革开放以来,武汉本地的小商品生产不断减少,几乎绝迹,汉正街商品货源受到严重冲击,批发功能也应声下跌,汉正街的地位日趋下降是大势所趋。归其原因是:作为生产小商品生产的民营企业在武汉经济地位弱化是分不开的,这里有市场和历史原因,也有政府导向原因。而作为后起之秀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则是背靠整个江浙民营小商品生产基地来的。广东虎门的服装批发市场,也是背靠其广大的服装生产企业的。如果在交通和商品生产不甚发达的时期,位于九省通衢的汉正街成为“天下第一街”是无可争议的,那么在现代交通发达,商品生产发达的时代想要维持“天下第一街”的地位是需要人的智慧的。
  
  凤凰卫视曾有一档节目谈到: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比较谈到:现在大陆内地都在以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城市为榜样发展经济,那么像浙江这样发达的城市的榜样又是什么样的呢?
  
  很显然,我们鲜有听说到温州、苏杭他们自已的榜样是什么?倒是听说有“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为什么?因为他们在走自已的路,走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路!
  
  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内地每个省、市都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来发展经济。榜样要有,但是绝不能把自已丢了,把人往外“驱赶”,这就不好了。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访美时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讲到:“中国所有的这些进步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归根到底来自於中国人民基於自由的创造。”这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而以武汉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应该在本世纪经济发展上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到底是什么呢?
  
  纵观历史: 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的欧洲提出人本主义精神; 19世纪的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否定天皇是神,对日本千百年来的专制权威作了冲击与否定。天皇神格被否定以及“政教分离“政策的制定,使日本人民获得思想的解放。
  
  以及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提出的解放思解,实是求是,是一次思想大解放。
  
  历史证明:每一次人性的释放都强烈地推动着社会的迅速前进。
  
  还有最近温家宝总理总结的:“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应该是一种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武汉思想开放如何,可以从本地的传媒上来看,似乎并没有发挥大的作用。在与广东传媒的比较中,实在是相差甚远,与武汉的文化、经济、战略地位极不相符。⑥1979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人力资本专家舒尔茨认为:“人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巨大的。在1929---1959年,美国的国民收入的30-50%是来源于教育收益的。”⑦
  
  所以,“以人为本”绝非是口号与宣饰,而是体现在尊重人、发现人、教育人、利用人、理解人、发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创造力、发现人的智慧、满足人的需求、合理开发人力资本资源......
  
  
  
  
  
  六、截断人才外流,中部崛强省
  
  
  
  文毕,又在网上搜索关于“湖北、武汉人才流失”的关键词时,又发现了2003年11月16 日南方网讯援引新快报关于人才的报道:《加强人才交流形成品牌 湖北欢迎广东“挖墙脚” 》,真是人倒吸了一口冷气。这篇报道是这样开篇的:“经过3天的紧张筹备,广东省高级人才(武汉)洽谈会将在今天(11月16日)拉开帷幕,二百余家知名企业(包括广东、湖北两省)为各路精英提供了近3500个职位。昨天,湖北省人事厅有关人士表示,对于广东的“挖墙脚”行为,他们并不反感,还希望这样的交流活动能以一年一届的形式固定下来。”
  
  不知目睹这都种现象是对湖北、武汉人是否已习以为常,还是一种可悲,甚至是麻木?
  
  谁该承担人才流失的责任呢?首先政府是责无旁贷。
  
  如何解开这个人才与经济死环?
  
  武汉人大部分都寄望于国家的优惠政策、外商投资上,而很少谈及对民营经济、人才的看法,鲜有听到勇于改革看法。或者如秋者一样赘述武汉曾有的繁荣的商业历史: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华中最为重要的商业集散地、金融中心、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工业基地等等。殊不知,现在武汉外部环境已改变,武汉如温热水里的青蛙,而给水慢慢加热的是东南沿海对武汉人才的需求。如今形势,国内各地经济在投资上会放缓,取而取而代之的将是新一轮民营经济的兴起。
  
  而武汉的人力资源不断的流失将会是一个严重的链式反应问题。唯有从人的角度来寻求解决之道。人力是驱动资本不断增殖的源泉,民营经济才是最具有渗透性的经济形式。
  
  人才外流如长江之水不绝,人才会因为经济环境、舆论论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行政环境而发生流动,如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来看待人才与经济的关系,武汉这种人才外流会持续的姿态进行下去,不断的驱赶人才中的“不断”是武汉发展过程中一种危险的、可怕的“趋势”。
  
  湖北省政府最为著名的言论是:是科技大省,但不是强省,是人才大省,但不是人才强省,如何完成这一转换,这是需要大智慧的。但是无论如何一切都还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彻底根除阻碍人发展的障碍物。无论在思想还是行动上都要进行实践。正如有经济学者分析:“有经济经济发展决定性因素不在于地理位置,在于生产力,而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又在于人。经济发展慢留不住人才,人才的大量流失必将导致经济发展滞后,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直接影响了武汉的城市竞争力。 ” ⑧
  
  也许武汉只是内地城市的一个鲜明代表,从春运期间观察南下列车万头攒头的人群,你会深深地感受到内地人力资源正在空洞化。
  
  毛泽东曾有词云:“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三峡水库蓝图。而如今的武汉,可否也来一个:“截断人才外流,中部崛强省”的蓝图。
  
  “截断”不仅仅是针对本地人,更包括所有的人才,可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一并并驾齐驱,驱动经济快速增长。
  
  
  
  这不应是一个梦想。
  
  
  
  转摘请电[email protected]
  
  
  
  索引:
  
  
  
  武汉招聘会活动表(参与)
  
  
  
  一、2004 年武汉·全国人才交流洽谈会暨首届中国百强县(市)人才招聘大会
  
  会期
  2004年4月9日-10日(周五、周六)
  
  会址
  武汉科技会展中心(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548号
  
  在武汉地区高校开展宣传,发布相关信息;
  
  湖北人才热线 http://www.hbjob.net/信息
  
  
  
  
  
  二、2004第三届‘前程之光’交流大会” 举办时间:2004年2月13日-14日(周五、周六) 举办地点: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原武汉展览馆、中山公园对面) 参会对象:省内外大中型国企、民营、高新技术、外商投资企业;往届、应届毕业的专科、本科、硕士以及博士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武汉经理人会员俱乐部的有关人员;参会单位需要招聘的其他相关人员。
  
  三、浙江省台州市赴中南地区(武汉)大型人才招聘会
  
  2004年4月l0—11日(周六、周日),
  
  等等
  
  
  
  ①《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1月15日31版张烈:《2004年就业市场将“厚积薄发”》
  
  ②《信息时报》,2004年1月9日C14版《珠三角正在被抛弃?》
  
  ③《人才为什么外流:经济学的解释》, 巴曙松
  
  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倪鹏飞主编
  
  ⑤北京《中关村》杂志,2003年4月,高婷婷《汉正街追寻繁华梦》
  
  ⑥附:湖北 广东传媒势力比较,以省会考察为主(时政)
  
   报刊对阵表
  
  湖北日报 南方日报
  
  长江日报 广州日报
  
  武汉晚报 羊城晚报
  
  楚天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武汉晨报 新快报
  
  楚天金报 信息时报
  
  缺席1 南方周末
  
  缺席2 21世纪经济报道
  
  缺席3 民营经济报
  
  缺席4 亚太经济时报
  
  缺席5 赢周刊
  
  缺席6 南风窗
  
  缺席7 新经济杂志
  
  缺席8 新周刊
  
  
  
  知音 家庭
  
  商界名家 私人理财
  
  
  
  
  
  从一个城市的传媒也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思想观念,相双较而言,事实证明:湖北传媒无法与广东传媒比,无论从观点评论,新闻类型,还是报纸类型上都没理由与广东比。
  
  在几年前,湖北日报推出的“来一次思解大解放”,在现在看来,确实缺乏在真正“思想”上探讨。武汉是中国三大教育中心,却没有一份高档次的报纸实为遗憾!
  
  
  
  ⑦《人力资本投资》,1961年。舒尔茨:1979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人力资本专家,发展经济学新古典派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名兴誉教授。
  
  ⑧《楚天金报》,2002年01月28《金报关注:武汉落后了吗?全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引出话题》
  
  
  
   
   
   
   
   
   
   http://wangmanba.net/mm/3420.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断驱赶人才的武汉